那些年,我们正年轻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

寒冷的味道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于是余心有戚戚焉!

又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候,秋风凛冽吹来,竹林随风摇摆,站在屋前,凭立而望,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峦叠嶂,隐天蔽日,枯藤老树,小桥流水人家,倚河而立,暮色将临之时,几许灯火,点亮了偏远宁静的小村庄,我冒着风向小径走去,切切的感受寒冷的味道。

昔日的花椒土已经翻新,种上了迎风挺立战士般拇指大的大蒜,仅有的还是那么矮小的银杏树树叶也已泛黄,满地的绿油油的生机勃勃的油菜茁壮成长,像是耄耋的老人顽强向上不畏严寒对生命的又一次的挑战,树枝上的斑鸠也不曾言语,那风真甜,吹过我的脸颊。我站在小时候和姐姐弟弟一起等待父亲上街下午回来,凝视有着几颗柏树的山顶,回忆难免涌起。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和姐姐弟弟坐在田坎上等待父亲了。每当到了当场,我们把家务做完,放了牛,在山坡上玩了游戏,晚上归来,爷爷把牛栓了,我们就跑到田坎上,并肩坐着,慢慢等待,有时天黑了也等不到父亲回来,我和弟弟都说不等了,姐就说:“再等会吧,爸爸马上就回来了。”有时也会说:“嗯,我们回家。”运气好,会等到,运气不好,就不会等到。为什么要等盼望等父亲呢?哈哈,还不是为了吃饼干和糖,虽然父亲打牌有输有赢,但他毕竟牌场老手,输少赢多,并且输了也没关系,因为他一到街就会把要买的东西先买上,唯一不足之处就是父亲当场不吃早饭,勤俭节约令我叹为观止,扼腕叹息,当然,他成功的影响了我。

那时候父亲而立之年,精力十足,打牌经常熬夜的,根本不存在,而我有时也去父亲打牌那玩、睡觉。当然父亲有时候也会半夜来我租房这里睡觉,早上我起来做饭,然后告诉父亲自己吃饭,然后我就去读书。我想父亲当时可能是我去读书没多久就起来吃饭,然后回家的吧,毕竟家里事多。唯一的不足就是没有菜吃,只有白米干饭吃,饿到没饿到我,可是苦了父亲。

到现在,父亲还是那么钟爱打牌,一到当场,没事就是牌桌常客,逢场必到,暮色黯淡才回来,只是现在没有熬夜罢了。

父亲责任感不知道是增强了还是我们长大了,毕竟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并且还有几头牛。我经常读书,书中说一个人到了而立之年如果还在赌场里混,那他一辈子就完了。我不知道这对不对,我只知道我的父亲一直是我们温暖港湾,我想父亲若把牌和烟戒了该多好,可是有些东西是戒不掉的!

我自己以前也是一个网瘾少年,也和父亲一样沉迷于一个娱乐之中,无法自拔,到了高中以来,我是少许摸键盘的人了,或许是时间不允许,也或许是我知道孰轻孰重了吧,也或许是学校教育抑制了我的欲望了吧,有时候处理事情,我的能力比父亲强了,提意见父亲也毫不犹豫的采用,和他人谈起我和姐弟他也能感到骄傲了!

于是余心有叹焉。

风打着我生涩布满皱纹的脸庞,切切的感受到了寒冷的味道,多么熟悉,有多么陌生,仅十年而已,却经历了那么多,失去了多少,当年的人呵!都已长大,如今天各一方,何时可还?寒冷的风不仅凄冷,更让人回忆无穷。

风雨欲来山满楼,林欲静而风不止。风愈来愈大,那竹林的柔性就体现的淋漓尽致,不禁感慨。于是乎,我不得不加快了脚步,走向家去。

晚饭过后,爷爷拿钱,拿了八百,其实检查病用不了这么多,只是说让我拿着,备不时之需,“用不完留着当下个月生活费,”父亲也说。我只默默收下,不在言语,事实我也相信我是没病的,我怎么可能有病嘛,我这么好的人,有病才怪了呢。

临走时,我也是老话长谈,再三嘱咐。对父亲说让他当场要吃早饭,打牌要少打,要回来早一点;对母亲说让她放牛早点回家,不要早出晚归,天黑了才回家,回来早点吃中午饭,不然让爷爷晚上栓牛看不到,况且对自己的身体也不好,多帮爷爷栓牛,不要站着不动;对爷爷说,让他少栓牛,放牛,牵牛,不要什么事都自己干,毕竟快八十的人了,并且快冬天了,雨天多,路滑难行,甚至自己只管煮饭,其他的不问不顾,就看爸妈他动不动,牛死活不管,身体重要,做事慢点小心点,注意安全,保重身体,“你去好好读你的书,屋里的事不要管,我们知道,”他们都这样说道。

母亲见我快要走了,便迅速的跑去抓了一把米,像以前一样,放在我的衣兜里,我头也不回,冒着丝丝小雨,出了门,只有母亲还在目不转睛的凝望着我。

外面的天已经黑了,风依旧呼呼的吹着,竹林摇摆的爆破声在耳旁久久不去,我一路走过,到了兄弟家,就和我家隔着一条河,晚上在他家安歇,明天和他去镇上,再一次感受初中读书时寒冷的味道。

风声依旧,于是余心有困倦焉。 -于家和兄弟家写。

阅读那些年,我们正年轻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