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江山,你随便捏

《我的江山,你随便捏》

第171章 书册名古传和明皇记吧,最近喜欢看传……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元宵一过, 春节便正是结束了。

而端王如何不愿也离京西行,这个封地也不好,不过好歹比雍凉强了一些。

他比刘珂懂礼数, 离京之前还是先了宫,向皇帝告别。

竺元风默默后退, 一直走出殿外, 替这对父子守在大门,目光淡淡地望着远处宫阙银装,雪停了, 但是天上却依旧不见光,朝堂新的一年, 怕是比以往更加黑暗。

端王是眼睛浮肿, 脚步虚浮地走出大成宫, 竺元风的目光在他脸上一瞥而过, 接着恭敬地行了一礼。

端王显然是狠狠哭过了,而且哭不能自己,但是迈大殿前那脸上的阴沉和不甘却消退了许多,连同心灰意冷也已经看不见了, 那眼泪浸泡过的眼睛反而闪烁着期望的光,好似推心置腹地安慰了一番,吃了一颗强有力的定心丸。

竺元风正暗暗索皇帝同他说了什么之后,便见端王停下脚步, 对他说:“竺公公。”

竺元风心中一凌, 恭敬道:“端王殿下。”

“你比秦海有出息, 好好伺候皇上,待本王回来,自有你的好处。”

端王说完, 不等竺元风回话便大步离去,背影中隐藏不住意气风发。

这个模样,一点也不像是个即将贬出京的落魄皇子,反而像是等待受封的太子,他忽然对里面发生的事产生了好奇。

“元儿。”里头传来召唤,竺元风悄声殿等候,皇帝掀了掀眼皮,“端王走了?”

“是。”

“你瞧他心情如何?”皇帝没头没脑这么一句话,竺元风忍不住蹙眉,但是最终还是老老实实道,“回皇上,奴看端王离去的脚步,较为轻快,另外……”

“嗯?”

“他命奴好好伺候皇上,等回来……”

“回来?”皇帝重复了一声,接着重重吐出一口气,眼底流泻出深深的不满,低斥,“是个意忘形的东西!”

竺元风没有做声,皇帝挥了挥手,他便下去了。

不过只字片语,竺元风心中已猜了个大概,顿时觉分外可笑。

朝堂还未稳,大顺江山依旧摇摇欲坠,四海百姓叫苦之声连天遮蔽,而此刻的皇帝却已经在考虑废太子,另立储君的事了,而且找的还是个急功好利,虚伪无能之辈。

想到这里,他抚『摸』着手臂上的浮尘,眼神郁郁,他回头对小七道:“待会儿你出宫一趟,皇上有些赏赐,你替我带给我的家人。”

“是。”

竺元风是大太监,无需时刻伺候在皇帝边,也有专门歇息的偏殿,他将浮尘放下,自有小太监送上茶盏。

他端着茶,状若随意道:“最近学子云集京城,想必非常热闹吧。”

“是呢,前些子奴奉旨出宫,看到好些读书人,等着二月春闱入金殿。”小太监见竺元风主说话,不禁受宠若惊,连忙回答。

竺元风笑了笑,“十年寒窗,不容易。”他眼底带着惆怅,又有一丝怀念。

“可惜咱们的竺公公,这辈子是与科举无缘了,杂家去宣旨的时候还路过书巷,都是赶考的书生,一个个瞧着年纪也跟竺公公差不多大,可惜呀!”这时,秦海走来,那送茶的小太监缩了缩脑袋,担忧地看了竺元风一看,后者摇了摇头,示意他下去,便咬着唇默默退下。

竺元风犹自喝茶,垂着眼睛并不答话。

谁都知道秦海跟竺元风不对付,前者次挑衅,后者都不为所,看似吃亏,可是稍后皇帝丰厚的赏赐下来了。

随着景王遭难,原本倾向于落英殿的秦海虽然没遭贬斥,但是恩宠已经不比前,看最近这跑腿的,罪人的,麻烦的活计全交给秦海来办,而竺元风只需要舒舒服服地伺候在皇帝边,可以看出谁更胜一筹。

这番目中无人,让秦海气牙痒痒,讥讽道:“竺公公不是向来喜欢看书吗,怎的,最近都不功了?”

众人本以为竺元风会如往常一样起避秦海锋芒,但没有想到这次却道:“秦公公说的是,最近懈怠了。虽然无缘科考,但读书明智知礼,免叫人贻笑大方,如蛮人一般不懂礼数,给主子丢脸。”

这是反击回去了?

秦海小当太监,虽识字但读书不多,做的事情更让人鄙视,每一次替皇帝办事,都人拿此痛斥一番。

他看着不在意,可是面对知书达理,不像阉人的竺元风,总是落下一程,听此,他冷哼道:“伶牙俐齿,还不是以『色』侍人。”

这种话说多了,竺元风也不在意,反而讥诮道:“不比秦公公拉人皮肉,罪孽多。”

秦海的脸『色』当场沉下来,捏着茶盏的手隐隐泛白,最终气地直接将茶盏砸在地上,对着方奉茶的小太监骂道:“这是要烫死杂家啊!”

那小太监连忙跪下来,磕头请罪:“秦公公恕罪,奴该死!”

谁都知道秦海不过是借题发挥,那茶不冷不热,刚刚入口,怎么会烫手,无非是看这小太监跟竺元风有说有笑,迁怒罢了。

“来人,拖出去,掌……”嘴这个字还没说完,见竺元风放下茶盏,轻轻在桌上一磕,看向秦海,一双眼睛清冷却无端令人发憷,他道:“秦公公,皇上最近心情不太好,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跟你一样嫌茶水烫了。”

竺元风样貌周正,不卑不亢,即使如今很少侍寝,但依旧恩宠不断,让其贴伺候,他平时不吹枕头风,可一旦吹了,不吹死个人,都体不了竺大监的威风。

秦海如今很少在御前伺候,皇帝也不喜欢见到树皮老货,所以常常将他派出去干些见不人的事,这在外头的终究忌惮有人在御前妖言『惑』众,像这盏茶。

见秦海噎住了之后,竺元风也没有趁胜追击奚落,只是对着地上的小太监道:“起来吧,最近可要出宫?”

“是。”

“那给杂家带两本书回来。”

小太监连忙磕头道:“竺公公您说,奴一定给您带回来。”

“名古传和明皇记吧,最近喜欢看传记。”竺元风说着起,走向正殿。

端王离京,人走茶凉。

宁王府,尚瑾凌看着手里的信,然后放到了一边,起站起来。

那份信,刘珂也看了,觉很惊讶,“凌凌,你要去呀?”

“当然不去。”尚瑾凌回答,“我跟他又没什么关系。”

信是方瑾玉送来的,杨慎行在除夕大宴上弹劾端王之后,此案便交了三司会审,按照顺律,及诸多罪证,最终杨慎行锒铛入狱,以渎职『乱』超纲之罪死刑。

杨家自然也受到牵连,不过虽然落罪,贬出京城,子孙后代不入朝为官,但刘珂秉持着对杨慎行的承诺,好歹人活着,等将来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未尝不能有东山起的时候,当然这看杨家后代是否争气了。

方瑾玉不是杨家人,但是受杨家牵连,捋了上功名,他汲汲营营为了扬眉吐气,有朝一人上人,可最终成为一场泡影,其中的怨和恨透过信纸都能感觉的到。

尚瑾凌是傻了会去见一见,这个所谓的弟弟,他来没认过。

“那你这是去哪儿?”刘珂问。

“我去书巷转转,昨宫里有人去探望了元风兄的家人。”尚瑾凌道。

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吗?刘珂一脸懵。

尚瑾凌说:“上次在雍凉,我俩约定好了,若是元风兄派人探望家人,让我去书巷找找他买的书。”

“这样也行?”刘珂惊愕。

“当然。”尚瑾凌拿起两块信物,朝刘珂笑了笑,“春闱近在眼前,看看有没有什么收获,顺便去一趟钱庄。”

京城文人墨客云集,临近春闱,书巷放眼望去全是考生,青『色』白衫,学生巾帽,还有风流折扇,哪怕没有见到书卷,能闻到墨香了。

不过虽然同为考生,不过尚瑾凌没有功夫多闲逛,而是尽自走京城最大的书斋,看着里头人来人往,他站在柜台边上好一会儿,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

边上的掌柜看他脸嫩,长的又好,一衣着打扮颇为考究,一看是富贵人家,便笑道:“公子是外乡来的吧?”

尚瑾凌回头,“我是来赶考的。”

掌柜了然了,问道:“公子想买什么书?科考在那边架子里,不是小的吹牛,这京城里的书最全的在我们家。”

尚瑾凌瞥了一眼,看到那么多人堵在那里,便有些兴趣缺缺,“如今都二月了,临时抱佛脚没什么处,倒不如看些旁类杂记调剂心情,掌柜的,听说京城里的大人物都喜欢在你这里来掏书?”

掌柜一听,知道又是一个高傲子,不禁笑道:“公子好眼里,不说别的,昨宫里的竺公公还托人来我这儿买了两本传记呢。”

尚瑾凌故作惊讶道:“竺公公?太监?”

“哎哎哎,是大监,皇上边的大红人,公子小心祸口出。”掌柜左右看了看,提醒道。

尚瑾凌抬手拱了拱,示意知道了,然而却更加好奇地问:“这位竺公公还看书啊?”

“唉……以前也是读书人。”掌柜的不想多说什么,尚瑾凌也识趣,便道:“什么传记,掌柜的还有吗?”

“有,不是什么科考书,买的人少。”

“拿来我看看。”

尚瑾凌看着蓝白封面上的书名,说:“有点意,那这两本吧。”

掌柜于是一边包一边劝道:“公子,听小的一言,这华横溢,总温故知新,春闱没了,您还是好好功,这等杂书等考完看不迟。”他虽劝着,但是下手麻利,很快将两本书给包好了。

尚瑾凌觉有点道理,于是道:“那掌柜的,前两届的题还有吗?”

“您都没看过?”掌柜震惊。

“呃……我刚京城。”尚瑾凌有些不好意道。

掌柜摇头叹息,“公子啊,赶紧看吧。”他说着命小二拿来两卷,都塞给了尚瑾凌,一言难尽道,“好好功。”

尚瑾凌哭笑不地带着卷子和书离开了。

晚,刘珂看着两本书,纳闷道:“这有什么讲究吗?”

尚瑾凌正在看明皇记,把另一本名古传推给了他。

“看书啊?”

尚瑾凌点头,“分工合作,快一些。”

刘珂有些不愿意,他最头疼的是看书,不过正事当头,也没办法,于是粗粗翻了两页,他毕竟没有不学无术地彻底,最终『摸』了『摸』下巴道:“这好像是野史。”

野史好,当故事看,小团子见了,立刻送了一碟瓜子上来。

咔咔咔的声音中,不知不觉,书看差不多了。

待两人放下书本,『揉』了『揉』眉心,看着满桌子的瓜子皮,尚瑾凌问:“怎么说?”

刘珂灌了一口茶道:“我猜,父皇临走前定是给了端王兄一道密令。”

“比如说……”

“回京勤王什么的。”

“磨都没推好呢。”尚瑾凌低低一叹,眼底带着无语和可笑,揶揄地看着刘珂,“想把你这头驴给卸了。”

刘珂的语气冷哼一声,“那要看他们的本事!”

尚瑾凌点了点头,手指『摸』过书册,“话说,姐夫和姐姐她们也该到了。”

阅读我的江山,你随便捏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