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369章,大航海时代的南北扩张与金融大鳄胡亥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大汉八年,七月五日,长安城。

“长安城,某胡亥又回来!”胡亥坐着轨道马车,看到映入眼帘的长安城兴奋道。

此时的他有种成功人士富贵还乡之感,因为在这大半年时间,胡亥的财富又提升一倍多。

大汉北方更加关注即将开始的北伐大战,而在黄河以南对于朝廷北伐讨论的就非常少了。而到了长江以南,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有这样的战事。

这倒不是南方的百姓消息闭塞,而是他们被其他的热点吸引注意力了。

那就是南方的大航海贸易,随着大汉的造船厂越来越多,大汉的贵族已经难以封锁海贸了,越来越多的民间船队加入到这场财富大潮当中。

这些民间的豪杰之士,运气好的一夜暴富,运气差的船毁人亡不说,还欠下一屁股债,让自己的妻儿亲人偿还。

可以说此时的海贸既是财富之地,也是死亡之地,但因为其中利润丰厚,仍然吸引大批人飞蛾扑火的加入到海贸当中。

不过大汉的船长们也在快速总结经验,他们统计失事船只的时间,还有他们本人航海的经验,察觉出6-9月前后这段时间海上的风暴多,海浪大,容易出现事故。

而12月到来年3月这段时间是南洋最风平浪静的时间。这段时间航海几乎不会出什么事故,当然你自己倒霉,迷失了行道或者是触礁不在其中。

有风险意识的船长,水手会躲避6~9月这段时间,集中在12月到来年3月这段时间出海。

但着急发财的人却选择富贵险中求,根本不在意什么节气。当然翻船最多的也是这样的人,一次运气好,不可能次次运气好。

还有一部分聪明的人,他们觉得船在大海深处自然容易翻,而且翻船之后难以活命,但要是一直沿着大汉的海岸线航行,这不就可以了,看到有风暴就躲到大汉海岸内来,天气好再航行。

这样的航行虽然效率低,速度慢,但胜在安全,于是那些百越之地的小诸侯算是捡到便宜了,一个个建设简陋的码头,弄几个木棚做的酒馆,卖水,卖蔬菜,卖水果,为这些海船提供后勤服务,也算是分了一杯羹。陆上丝绸之路赚钱的方式他们先享受。

这些船长贴着大陆架,沿着南中的海岸线还真来到香料岛,被他们探索出一条新的航道了,甚至还开辟出南中市场。

此时的南中还是有一些野人,他们受到南越国的辐射影响,也建立了一些野人国家,虽然这些国家在大汉的水手们看来和大汉的乡村无异,但好歹有的文明的痕迹,有一定的财富,大汉的船长推销大汉的布匹铁器,获得本地本地珍贵木料,利润居然不比香料少多少。

这些年天下的财富急剧增加,而大汉的贵族,作坊住财富增加的是最快的,家产百万者,在大汉即便没有10万也有八九万。

这些人极其需要珍贵的东西来彰显他们的身份,以前是大汉的香料,但这两年随着香料增多,价格降低,香料也有点贬值了。

而大汉船长从南中带回来的珍贵檀木,红木等木料成为这些贵族富豪奢侈的象征,他们把价比黄金的檀木打造成一张桌子,一张椅子,甚至一辆马车以彰显自己的财富。

当然主人不会如此暴发户说自己的椅子马车值钱,而是说笑着对客人说,檀木能驱赶蚊蝇,凝神静气。

所以大汉的檀木等珍贵木料市场还处于上升时期,利润极高,也属于海贸的主要货物之一。

而其中还有一些船长,他们通过观察朝廷印制的海图,计算航道,认为从琉球岛驶向香料岛,这距离更近,也可以躲避南海风暴。

结果这些人遭遇遇到风暴,他们的运气好直接被风暴吹到吕宋岛,而后这些水手,一方面在岛上修补船长,一方面在岛上探查,想要找到岛屿的特产。

结果特产没有找到,却发现这个岛屿极其庞大,他们花了一個多月时间,用海船环绕岛屿一周,确定自己找到了一个极其庞大的岛屿,面积相当于大汉好几个郡,不过他们只和岛上的野人交易了少量的特产就返回了。

船长把自己新发现的岛屿上报给朝廷,徐凡这才注意到,大汉的船长找到了后世的吕宋。

徐凡记得这个岛屿上有大量的铜矿,据说还是世界前十,金矿也有不少。

为了鼓励这位船长的发现,徐凡分封他为大汉吕宋男爵,当然只有一个名号,他想要名副其实,可以在吕宋建立封地,徐凡也是乐意见到的。

在得到海图之后,徐凡就派遣一支船队去吕宋,建立一个垦殖点,同时去探查吕宋的金,银,铜矿。现阶段大汉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开发吕宋,只有吕宋的金,银,铜等贵重金属,值得大汉投入。

与此同时,大汉的北海舰队也有新的发现。

他们眼见南海舰队越来越受到朝廷重视,大有倒反天罡之意。而且北方的贵族豪强也不甘心南方因为海贸发财,而他们只能挖点鸟粪石。

这海不是只有你们南方有,我北方也有大海。

于是北海舰队的舰长们也开始沿着沛国南下,很快就发现了后世的倭国,并且沿着倭国绕行一圈,北海舰队的军官惊喜无比的发现,这个岛屿群极其庞大,与大汉的河北之地相当。

但让他们苦闷的是,如此大的岛屿没有太珍贵的特产,只有一群矮小的野人,只发现一个荒岛自然没有太大的功劳了。这让很多人都是极其失望的。

当然也有一个小惊喜,就是大汉的舰队发现了徐福的踪影。

当年欺骗了始皇帝的徐福,居然真带着三千童男童女来到倭岛,建立了一座小的城池,只是徐福已经死在这片倭岛上了,留在这里的只是当年的3000童男童女和他们的后代。

当他们见到大汉的舰队惊喜无比,在知道始皇帝已经死了,甚至连暴秦都亡了,这些人纷纷请求汉军带领他们回到家乡。

只可惜汉军舰队没有办法带太多人,最后只带领了几十个人回到大汉。

徐福被找到了,这还引起大汉不小的轰动,在这个轰动消息下,大汉的百姓根本没有注意到倭岛的事情,毕竟谁会关心只有一群小矮人的荒地。

但徐凡知道倭岛被发现之后,告诉彭越,倭岛有很多金银矿,让他想办法去探查。

倭岛金银多已经是很多看穿越人的常识了。

石见银山,佐渡金矿的大名,即便是徐凡都听说过,据说巅峰时期经营的开采量超过了世界的一半。

现在徐凡就极其后悔,当年的时候,怎么就没有注意这两个金银矿的位置,要不然找到这两个矿产,这能解决大汉多少事情。

当然现在倭岛都被发现了,慢慢找总会找到,徐凡不着急。

不过为了表彰发现倭岛的扈辄,徐凡封他为出云子爵,这也是大汉近年来,分封爵位最低的军方高层,甚至连下面的舰长连爵位都没有捞到。

对比当然栾布被分封为彻侯,还纷封了十几个贵族,扈辄他们受到的分封,可谓是天差地别。

不是徐凡不想大方一点,而是邓宗,陈林他们认为倭岛虽然大,但对大汉来说没有太大的用处,就是一个寒苦的蛮荒之地,完全比不了栾布发现的香料岛,每年可以给大汉带来几十万金的财富。

要不是天子表示要分封功臣,他们也看在扈辄这些年在北方,运输物资,民夫到辽东诸侯国,同时也给大汉弄了几百万石的鸟粪石,也算是有的苦劳,要不然这个子爵他们都认为不应该分封。

比起扈辄差点沦为笑话,天子因为发现吕宋分封平民的这个举动影响是极其大的。

发现新岛屿就可以成为大汉的贵族,这让无数船长水手摩拳擦掌的想要找到一块新的岛屿,好实现家族的跃迁。

只可惜南洋虽然被称为为万岛之地,但可以媲美吕宋岛的岛屿还真不多,很多水手船长,只发现一些小海岛,几乎没有价值。稍微大一点的岛屿,没有珍贵的特产,对此时的大汉也没有太大作用。

大航海时代就是这样,没有找到金银这种贵金属,或者是香料这种奢侈品,这种岛屿对当时的人来说就是一块无用的蛮荒之地,想要开发一块蛮荒之地的成本是极高极大的。

当然徐凡为了不打击这些人的积极性,面积接近大汉一个郡的也会给发现者一个勋爵之位,再下的话,那只能给与几万钱财的奖励。

而后大汉朝廷制图部门会把这些岛屿标记上去,再卖一波海图,他们的发现算是给一个辛苦费了。

在大汉朝廷各种名利的加持下,在会稽郡航海的人越来越多。

海船造越多,翻船的人自然也多了,很多人来到会稽郡没有发财,反而因为翻船血本无归。

很快大汉的那些聪明人就想到了减低风险的办法,让别人帮忙分担风险的想法。

胡亥就趁着这波浪潮,加入了海贸当中,他本身有造船厂,干脆以船入股,再联络本地的豪强购买补给物资,再招一批敢打敢拼的豪杰之士当船长水手。

一艘可以远洋贸易的海船就诞生了。而一艘船的收益分配方式,分别是胡亥出船占四成份额,当地的豪强出物资,货物占三成的份儿,卖命的船长水手占余下的三成利润。

胡亥用这样的方式,投资了5艘海外贸易船,现在已经回来了两艘海船,两艘海船共给他带来了400万钱的利润,此时胡亥已然回本,剩下三艘海船只要可以回来一艘,他将会赚200万钱的利润,三艘全部回来,他就可以赚六百万利润,只能说海贸的利润,的确让人疯狂。

他的生意越做越大。赚到的钱也开始投资会稽郡其他行业,他的触角开始遍布会稽郡的车马行,造船厂,渔业,纺织业等行业。

更加重要的是,海贸带来的利益一小半都被会稽郡获得,天量的财富涌入,当年香料贸易让整个荷兰成为天下最富裕的国家,普通百姓也可以享受中产阶级的生活。

而现在香料贸易对大汉这种体魄拉动自然是有限的,但对会稽郡一个百万人口的经济体拉到的作用却是极其明显的,百姓富裕,百业兴旺就是此时会稽郡的状态,现在会稽郡的经济发展已经有明显赶超陈郡的趋势。

当然在微观层面上,会稽郡各行各业都极其兴盛,让胡亥的投入成倍增长,现在说胡亥是金融大亨也不为。

而一个月前从关中传来消息,天子弄出牧场票,100万钱就可以购买漠北的1万亩牧场,胡亥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事,于是带领自己的心腹手下心也赶回长安。所以才有今天这一幕。

长安城的三大改造工程已经完成,徐凡开始盯着长安城的市坊改造计划,现在长安城每年都会改造一两个市坊,会改成后世的小区模式。

当然想完成上百万人口的长安城改造计划,短时间是不行的,这是一个十几年的长期功臣,但就现在长安改造的情况,就足够让第一见到长安城的人,好像来到未来世界了。

平整宽阔的水泥马路,因为有工人打扫,看不到一丝灰尘,移栽的树也开始抽枝发芽,为道路添装一抹树影,马路两旁是高大的水泥建筑群,为了节省宝贵的空间,长安城已经开始出现五六层的高楼。

朱沛能看到很多极其庞大的建筑,堪比宫殿,他看着宫殿一样的建筑当中,一辆辆马车不断出来,短短时间就出来了几十辆马车。而他就看到这个庞大建筑大门口写着长安马车厂。

他惊愕道:“马车作坊居然可以做的像宫殿一样大?”

胡亥看过去道:“人家可是天下最大的马车厂,一年可以卖出价值上亿钱的马车,这么大根本不算什么。”

朱沛自闭了。

一向是他们洛阳城人瞧不起外地的土包子。今天他也沦为这样的土包子了。

过了长安马车场,朱沛看到一个个漂亮的喷泉,公园,各种运动场所,足球场,道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马车,他还发现了很多3-4丈长的马车,里面坐满了百姓。

进入长安城之后,朱沛觉得自己的眼睛不够用了,长安城有太多新奇的事情了,进入到这座城市就好像进入一个新的世界一般。

胡亥自豪道:“你们洛阳人自傲,但在帝都面前根本算不到什么,在我长安人看来,天下除了长安城全部都是乡下。”

“这就是长安城!不愧是我大汉的都城。”朱沛只能感叹道。

下了轨道马车,胡亥租借一辆马车,一行人来到长安城一个绿树成荫的小区。

胡亥熟练推开大门道:“老丈人,某回长安城了。”

小院里面很快走出一个青年人,他看到胡亥无奈道:“你怎么又来了,难道又落魄了,来我家吃白饭!”

青年是李丰,是李斯的儿子。

胡亥满不在意道:“什么叫吃白饭,女婿吃老丈人的饭也能叫吃白饭。”

而后胡亥拍了拍自己身上的华丽的纯棉衣物道:“我这一件衣服就足够买下你这小院了。能穿的起这样衣服的人,会破败吗?”

“柱子,把我给老丈人的礼物带进来。”

柱子马上提着大包小包进来。

胡亥道:“这是会稽郡最好的锦服,一套就要2万钱,某给老丈人和你都买了。还有鲲鹏肉,龙涎香,都是上等的货物。”

而后胡亥对朱沛道:“这是某的二舅哥,叫李丰,不要看他年纪轻轻,但却是上计令张苍的弟子,他本人也是上计丞,是千石的重臣,是可以见天子的那种。”

这些年大汉朝廷要收集的数据越来越多,审核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张苍这个上计令的权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已经呈现出超越九卿的势头了。

现在很多大汉官场都称张苍为计相,认为张苍必定会成为宰执天下的存在。

朱沛马上拱手行礼道:“洛阳人朱沛见过李计丞。”

李丰马上还礼而后说道:“不要听胡亥胡言乱语,某只是一个小吏。”

而后他看着胡亥的礼物道:“你可不要给某招祸,某可不想被御史盯上。”

胡亥不满道:“大汉的御史难道是喝海水长大的,管的这么宽。某给你的礼物也要管。”

李丰道:“这两年大汉贪污腐化情况越来越严重了,墨家巨子秦泊已经开始提议大汉官员财产公示的法令的。伱不要给某找麻烦。”

胡亥不屑道:“秦泊自己想要做圣人还不满足,居然还想要拉着天下人做圣人,这就是一个傻子,这种事情怎么可能会成功。”

秦泊他是见过的,放着大汉的九卿不做,贵族也不做,偏偏要做泥腿子,每天穿着麻衣,草鞋说要为民请命,还组织刁民造反。

要不是当今天子是造反起家的徐凡,秦泊只怕早就人头不保了,现在他居然把矛头对向了大汉的汉吏,他怕是不知道谁才是这个天下真正的主人,或者是认为自己有九颗脑袋,杀不死。

(本章完)

阅读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