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370章,票据交易所与自筹资金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汉吏是什么德行,胡亥这几年看的太清楚了,在会稽郡,他的那个好大哥管弘,这两年从自己手中贪污了十几万钱。

这还只是他一家,以会稽郡发达的商贸,他的那个好大哥管弘弄个上百万都不奇怪,而他那个好大哥也不过是600石汉吏,在大汉只能算是中下层的小吏。

上面的县令甚至郡守贪污更多钱财他都不怀疑,会稽郡每天流淌的都是金河,如此天量的财富能有几個人能忍受不动的。

其他郡县胡亥虽然没有待过,但想来天下的汉吏都是一丘之貉,不会有什么区别,也就关中,汉帝管的严一点,他这个二舅哥才会如此担心。

但对比秦吏,在胡亥看来汉吏已经算不错了,虽然贪点拿点,但好歹是在做事情,没有弄的天下大乱。

李丰不满意道:“不要以为你自己卑劣,就嘲讽理想者,秦巨子知行合一,为天下的百姓谋利,这才是真正的大贤。”

胡亥饶有兴趣问道:“你这么崇拜他,怎么就没有看到你加入墨家?”

李丰尴尬道:“某已经拜老师了。”

好吧,他承认他也受不了墨家那严苛的墨律。

胡亥道:“既然说到知行合一,你老实告诉某,你愿意公开自己的财产?”

李丰表面淡然道:“某还要去上计府衙,没有时间和你瞎聊。”

胡亥却拉住李丰手道:“某还有事问你,朝廷发的牧场票是怎么回事?真可以得到1万亩草场?这一万亩草场不会是戈壁沙漠吧?”

李丰道:“朝廷这是给你这个凭证,伱自己去大漠圈地,想圈草场就圈草场,想圈戈壁就圈戈壁。”

胡亥道:“鬼才去圈戈壁,大漠那么多的胡人,安全问题怎么解决?”

李丰道:“大汉吞并匈奴之后会建立漠北都护府,维护地方安全,而且没有风险,你凭什么花100钱就可以买到一亩土地。”

在大汉内部想要得到的土地非常难,大汉朝廷每年上计都要查看各郡土地的情况,还会派遣御史去地方监察土地情况。

尤其是那些田地万亩以上的豪强大户,每多出现一家这样的大户,徐凡都要亲自找来到本地的郡守县令了解原因。

解释不清楚,轻则接受再教育,重则罢官,甚至砍头。土地是徐凡给汉吏画的红线,其他事情出现问题,徐凡还会网开一面,但在土地上出现问题,基本上是人头不保的情况。

所以在大汉兼并土地,付出的代价也极其大,黑市上的土地才会是2-3万钱一亩高价,要几十年时间才能回本,徐凡就是要提升贵族豪强兼并土地的成本。

当然大汉也开放了合法弄到土地的方式。

一是本人开荒,这种事情大汉朝廷是支持的,而且还有三年税赋全免的政策,但想要开荒的成本极大,没有十年时间根本不能回本,而在大汉开纺织厂普遍2-3年时间就可以回报了。而开荒的土地超过上万亩,朝廷还会征收重税,这相当于给朝廷打工了。

所以大汉的有钱人很少有想开荒的,只有农户愿意一点点的增加自己家的土地,反正对农户来说力气不值钱,能给自己家增长一亩土地都是好事。

其实历史上天下的土地也是这样一点点增加的,只是农户增加的土地,很快又会被贵族豪强掠夺走,朝廷不保护底层的农户,掠夺的事情多了,祥子做多了,农户就会绝望。

他们情愿沦为流民也不愿意开荒了,情愿自己饿死,也不给贵族豪强增加财富,等流民多了,则杀向贵族的坞堡,和这不公道的苍天同归于尽。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江南之地,开发要花上千年时间,因为这上千年来贵族豪强一直在拉后腿。

二就是在大汉的诸侯领地买地,这倒是没有限制,大汉的诸侯还热意你们来开荒,给你优惠政策,基本上是你想买多少,就可以买多少,甚至还贴心的帮助你提供开荒的人手。

但大汉诸侯境内的基础设施比大汉内地差太多,人力更加少,想要招募一个懂耕作的农户几乎不可能,人家在诸侯国也是地主。

他们只能雇佣诸侯国的野人,并且帮助诸侯国培训他们,让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农户,开荒的成本更大。

不过因为这些诸侯在土地上的限制比大汉少,还是有很多对土地充满期待的人去诸侯国去开荒。

因为在大汉得到土地难度太大,大汉的豪强才会对牧场票如此感兴趣,当然价格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因为纺织业的大爆发,羊毛成了值钱的原材料,加上有青储饲料技术的加成,大汉的牧场价格也在快速上升,即便是在漠南1亩草场也要千钱。

漠北的草场价格比漠南低了10倍,即便偏远,气候差,而且还危险,很多人还是愿意投资漠北。

胡亥了解完这一切道:“你也是汉吏,有没有内部的指标,有的话就留个某吧。”

李丰脸色大变道:“没有,你想要购买牧场票,就去票据交易所,就在货物交易所旁。”

说完他甩开胡亥就离开这里。

胡亥撇撇嘴道:“看样子二舅哥在朝廷地位也不高。”

他是不相信没有内部指标的,大汉朝廷什么好事情,不都是先由贵族占,而后才能轮到平头百姓。

胡亥看到李丰离开只能对朱沛和柱子道:“我们去票据交易所看看情况。”

出了门,胡亥就招了一辆出租马车道:“去票据交易!”

车夫道:“50钱路费。”

柱子大叫道:“你抢钱呀,50钱可以买1石粮食。”

车夫鄙视道:“哪里来的乡下人,某这上等马车,连玻璃都有,马也是太仆上等马,这一套下来要5万钱,收你五十钱那里贵的,一点市面都没有见过!没钱就不要叫出租马车,去坐1钱一趟的公交马车。”

出租马车也是徐凡弄出来的,主要是为了消化马车作坊的产能,不过效果并不怎么好,有钱人自己有马车,没钱的人也坐不起出租马车,并没有多少人愿意付出一石粮食只为坐一趟马车,所以这样的马车只有长安城这样的富裕之地才有。

胡亥甩出一张纸币道:“包下你这辆马车一天。”

车夫看了看居然是一缗的纸币。

他喜道:“东家的大方,请上车。”

三人上马车。

路上车夫问道:“东家看您一样像本地人,但好像不是在长安富贵的。”

胡亥道:“某是在会稽郡弄海贸的。”

车夫恍然大悟道:“难怪东家如此豪爽大方,原来东家您是海商。”

“东家,某听说出海一趟就能赚几十倍的利润。这是不是真的?”

胡亥道:“假的,香料最值钱的时候也只能赚十倍左右的利润,现在大概是五六倍左右,出海的海商越来越多了,大汉的香料也越来越不值钱了。”

“五六倍那也不差呀,长安城就找不到有如此大利润的生意。”

胡亥点头道:“长安的氛围的确不太适合做生意。”

“东家,您这是也是想买牧场票?”

胡亥点点头。

“某猜也是这样,要是某有钱也要去买牧场,100钱就可以买到一亩土地,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馒头的事情。”

而后他有点气愤道:“朝廷里面有奸臣,这样的好事朝廷就不想做,100万钱一张的牧场票,要是价格低一点,某说不得也得去买上几百亩。

这就不想让我等百姓抓住这个发财的机会,某这几天都去票据交易所看了,买的最多的都是那些我朝的大贵族大商贾。”

徐凡把牧场票定到100万钱一张,本意是想保护大汉的普通百姓。

但百姓们却不这么样看,购买牧场票的都是朝廷位高权重者,他们抢着做的事情,那肯定是有好处的。朝廷把牧场票的价格定得如此高,就是想阻止他们普通百姓发财。

柱子耻笑道:“那是漠北的草场,你买个几百亩地,养个几十只羊,能赚什么钱,而且你愿意把长安的家当给卖了,去大漠定居?大漠可是无法无天之地,真出现马贼,你认为凭你能抵挡得住他们!”

“某连暴秦的军队都打赢了,还怕区区马贼。”不过车夫也明白自己的想法不靠谱。他疯了才会放弃长安的生活,跑到大漠去。

只有胡亥坐在旁边郁闷,这回旋镖怎么打到自己。

没多久,胡亥他们就来到了票据交易所。

票据交易是一个庞大的市的厂房建筑,里面既有贵气逼人者,也有穿金戴银的大商贾,但更多的还是看热闹的长安中产百姓。

他们手中既有一点钱,但又够不上家财百万这个数字,想要搭上这趟财富的马车,却没有这个资格,他们只能羡慕的看着大汉有钱有势者,带着一马车的金银来到这里购买牧场票。

“兄台,你也是想买牧场票的?”

胡亥笑道:“来这里的不都有这样的想法。”

那人叹口气道:“有这样的想法,但未必有这样的实力,更多的还只是看看热闹而已。”

来人自我介绍道:“某江瑞,长安人氏,某有想法愿意说给兄台听,不知道兄台愿不愿意听某说几句?”

胡亥道:“兄台请言。”

“某能拿出二十万钱,看兄台这样子,想必也能拿出几十万钱,我等再想办法找几人联合起来,大家一起凑一凑,说不定能凑出一张牧场票。”

胡亥笑道:“购买牧场票只是去大漠的入场券,光有草场可是赚不了钱的,你还要想办法购买牛羊,雇佣牧民放牧,雇佣护卫保护那些羊群,没点实力去了漠北,那也只是会被人吃干抹净。”

江瑞道:“这也有办法,不知道兄台可听过漠南商社。”

胡亥怎么可能没有听说过,漠南商社最开始只是雁门郡,太原郡的纺织业主联合起来势力,在漠南弄到了上百万亩的草场。

他们联合漠南都护府,用捡牛羊给牧民的方式,成为天下最有钱的商社之一。

几个月前更是一口气拿出了10亿钱,支持朝廷北伐,牧场票还是因为他们弄出来的。

江瑞笑道:“我等也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联合起来,联合一些有牧场的人,这样我们就不缺少放牧的牧民和牛羊,再联合一些纺织厂,这样我们就不担心羊毛没有人收购,联合的势力多了,大家出点钱雇佣几个汉军老兵,这样就不担心马贼了。”

胡亥点头道:“兄台的想法不错,只是本钱太低了,你居然想用20万钱撬动上千万钱的生意,兄台的雄心壮志某的确佩,但和你做生意的风险太高了。”

江瑞听完胡亥的话有点失望,本来打算转身离开。

但胡亥却又说道:“某也有一个想法,看兄台是个人才,兄台的本钱可以投入到某的牧场当中,某可以请兄台请掌柜,要是某的牧场兴盛,某可以给兄台一成分红。”

江瑞恍然大悟道:“某走眼了,却没想到兄台的家产如此丰厚。小弟愿意蝇附骥尾。”

而后江瑞就跟着胡亥来到柜台前道:“某要购买牧场票。”

汉吏道:“先和你说明其中的风险,你购买的牧场在漠北,要是朝廷没有占据漠北,票据虽然不会作废,但只能等朝廷花起几年时间积累实力,再次发动漠北大战,要是朝廷没有攻克漠北这上百万钱朝廷不会承担,这其中的风险要你自己承担。”

胡亥道:“某清楚。”

汉吏问道:“要几张?”

“三张!”

汉吏拿出三张写着可在漠北圈地1万亩票据,上面盖着天子印,丞相印,监军将军印。

汉吏继续问道:“你在开发钱庄有账户?”

“有!”胡亥的上千万家产肯定难以带在身边,他都存在大汉的两大钱庄当中。

汉吏招招手,一个青年跑过来。

“这是开发钱庄的伙计,你跟着他把钱转移到朝廷的账户当中。”

大汉的金融系统还是比较发达的,在钱庄伙计的忙碌下,双方很快就完成了这笔转账,三张牧场票到手。

就在胡亥准备离开的时候。

忽然一个人叫道:“各位乡绅掌柜,某也有一个赚钱的买卖,利润不输给牧场票。

我杜阳县想修一条联通长安的轨道马车,全长不到两百里,工程的花费大概是4,000万钱。

轨道建通之后会连通长安以西的大片地区,关东的货物可以以最快捷的速度到达北地郡,北地郡的牛羊战马羊毛,也能以最低点的价格进入长安城,这条轨道的商业前景极好。

轨道最多五年就可以回本,而我杜阳县愿意拿出轨道轨道20年的经营权,杜阳轨道在这20年内,赚的钱全部归出资者所有。”

这话一出口全场哗然,有人敢卖轨道的经营权,这还是第1次出现。

这个人又是谁?他能做得了主吗?

朝廷允许做这样的事情吗?

洛阳城到长安的轨道,已经让天下人明白,轨道是一个极其赚钱的项目,只是轨道军事价值极高,所有人固定的想法都是这种像驰道一样的交通道路,必须是朝廷修的。

朝廷会允许民间的人来修?

胡亥道:“你代表谁?又有什么资格让出这20年的轨道经营权?你这弄不好都是要吃官司的。”

“某是杜阳县主簿!”而后他又拿出一份文件道:“这是朝廷让我杜阳县自筹资金筹建轨道的文件,上面盖着丞相府的印章,各位乡绅可以仔细观看,也可以去丞相府询问。”

顿时一圈人围上去仔细观察杜阳县主簿手中的文件,还真是朝廷让他们自筹资金,上面的丞相府印章更是真的。

胡亥道:“朝廷是让你们县衙自筹资金,可不是允许我等商贾修轨道,这事弄不好可不要我等钱交上去了,人却在牢狱当中。”

杜阳县主簿道:“我大汉是讲法治的,天子三令五声我等,法无禁止便可行,朝廷并没有禁止民间的钱财修轨道,那这就是合法的事情,更不要说我们杜阳县还有朝廷许可的文件。”

说起此事还和北伐大战有关,韩信他们提前发动战争,大汉朝廷很多原本的基建项目都停止,周章连大运河的工程都先停下来了,毕竟始皇帝的教训还是历历在目。

杜阳县就是这场北伐大战的倒霉蛋,他们申请了几年的轨道项目,好不容易去年立项,今年要准备资金开建。

结果朝廷的钱全部去买粮草武器装备了,他们望穿秋水的木轨项目,因为朝廷没有钱暂停。

这让杜阳县上下是及其失望的,现在关中联通轨道的县邑,和没有联通轨道的县邑,发展的速度完全是两个状态。

杜阳县上下都不服气,让主簿带领一支跑项目的小队前来长安城,请求朝廷想办法调拨钱粮。

并说全县上下对轨道早已期待以久,要是不能开工,杜阳县上下必定是及其失望,我等也没有脸去见谁家乡。

但现在北伐大战将既,谁也没功夫理杜阳县这个小工程。

眼看着完不成任务,最后杜阳县主簿求朝廷给一个允许他们自筹资金的文件。

当时周章认为杜阳县自筹资金,没有一两年时间根本做不到,而这么长的时间,漠北之战早就结束了,也就没有太在意写下了这个文件。

他是万万没想到杜阳县的人会用这样的方式自筹资金。

(本章完)

阅读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