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再蹉跎

《青春不再蹉跎》

三十七章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青春不再蹉跎

另外一边的李兵可就没那么幸福,李兵的母亲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的李兵的学习情况,见李兵考试差强人意,胸中自然隐藏着一股强大的怒火,李兵知道其火力迅猛,所以周末也潜伏在学校里,以显示打死我也不回去的气概,为了能潜伏,一方面跟李其成借粮,另一方面采取紧缩政策,紧缩政策最为经典的表现就是点菜,通常人家点菜是素五毛,荤一块或者两块,然后一个饭五毛,而他很有特点,不点荤菜,五毛钱点五个素菜,外送素菜下面的汤水,加上五毛钱饭,刚好一块钱,乘完后发现一块钱不会吃不饱,而且量还挺多。黄志国同杨国威等“政治”人物看到后,纷纷佩服其是学习了无产阶级勤俭节约的精神,于是也纷纷效仿之,效仿一段时间后,感觉无产阶级勤俭节约的精神实在难于忍受,于是又不得不重回资本主义生活,这根国际社会一样的,大部分国家的民众宁愿被资产阶级无情的剥削,也不愿意享受无产阶级的大锅饭恩情,中国人真得很了不起,没有资产(无产阶级就是没有资产的阶级)还能养育13亿人口,实在是世界的奇迹。

李兵的假日时间一般潜伏在图书馆里,他可以没有物质食粮,但是绝对不能没有精神食粮。鲁迅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得多了 ,那便成了路。”而李兵的情况是,自己本没有文章,看的书多了,那便有了文章。自古文官之人必须有一定的文采,然而大多能写出传诵千古的文章的人,却不是官路亨通者,而是一些贬官流放者,大概是因为官路亨通者一般都饭足思“淫欲”,官路不通者一般饭不足便只能思“吟语了”,虽然“淫欲”跟“吟语”读音几乎一样,但是表达的层面截然不同,“淫欲”表现的是物质文明,“吟语”表现得是精神文明,虽然无产阶级时时刻刻理论教导我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事实告诉我们,想要抓住其中一边,则必须放弃而另外一边,否则两边都抓不到。比如苏轼大概后期被贬黄州后,“物质文明”不够,“精神文明”有余,所以便创作出流传千古的名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范仲淹为官清廉,自然没有“淫欲”,只能“吟语”,于是便有了《岳阳楼记》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继名落孙山后一点“物质文明”都抓不到,于是便狠抓“精神文明”——“吟语”,于是创作脍炙人口的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月半钟声到客船。”李兵也有名落孙山的感觉,“物质文明”自然也抓不到,所以只有全心全意抓“精神文明”,此次心中有窝火,抓得还够硬,于是一篇文章应运而生:

阅读青春不再蹉跎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