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声乱

《金声乱》

13.献粮得官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果然不出郑儒所料,献帝迎回臣工女眷后,不再耽搁,又在安邑县住了一天,便匆匆上路。

安邑县存粮本就不多,这么多人马住了十几天,府库早已空空荡荡。

县令向几个大户,连哄带骗征了些粮食,欢送献帝起驾。

献帝一行人在前面走,杨奉、韩暹带兵断后。

皇帝在的时候,总不好明目张胆地抢东西。

等他走远了,好歹要凑些盘缠去洛阳。

献帝车驾走得慢,前行两天,粮食告罄。

此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又没有懂事的地方官来迎驾,只好勒紧腰带继续向前走。

当天晚上,董承等人东拼西凑,给献帝煮了一锅粥,天子草草一饱。

臣工中有夹带私货的,偷偷啃几口干粮,什么也没有的,只好干熬着。

夜里,献帝听着车驾外冷风嗖嗖,隐隐有哭声传来,心中烦闷。

大汉传承近四百年,难道要断绝在我手里?

扶助汉室的忠臣良将都去了哪里?我如此悲惨,为何没人来迎驾?

带着一连串的问题,献帝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献帝车驾再次上路,速度变得更慢。

踉踉跄跄走到午时,众人的肚子咕噜噜响成一片。

献帝正在烦闷,忽听前面一声大吼。

“大汉忠良,敬侯之后,京兆金旋,特向吾皇献粮”

声音浑厚,直上云霄。献帝和臣工听到此话,如闻仙音。

献帝命人打起车帘,只见路旁一名黑大汉昂首而立,威风凛凛。

黑大汉身边,站着一位年轻公子,仪表堂堂,玉树临风。

郑儒、严肃两人不便露面,隐在厢车内,韦青桐和金灿躲在另一个厢车内。

韦青桐透过车帘的缝隙,一刻不停地看向金旋。

金旋见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露出了苍白的面孔,知道那就是汉献帝。

金旋心中一阵激荡,我终于看到皇帝了。

他平复了一下心情,深施一礼,朗声高呼。

“大汉敬侯之后,京兆金旋,向吾皇献粮,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后面捧着干粮野味的随从跪倒一片,将食物举过头顶。

众人一齐喊道:“我等随公子献粮,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周仓手下人才很多,有人猎户出身,善于烹制野味。

将野味用水泡开,小火烘烤,边烤边洒些盐末。

野味烤得香气扑鼻,色泽明亮,实在太过诱人。

众臣工眼睛都看直了,献帝龙颜大悦。

看着金旋、周仓,以及烤肉,献帝思绪万千。

昨夜我还在千思万想,盼着忠臣良将。今日这个金旋就来献粮,他就是我盼望之人。

太仆韩融人最机灵,躬身小跑到献帝身边,极为庄重地介绍起来。

“陛下,敬侯乃是汉武大帝驾前重臣金日磾,以忠义闻名。这金旋至忠至孝,素有先祖之风。”

野味的力量很强大,韩融说的是金旋,看的是野味。

他夸赞的语气坚定无比,仿佛金旋是他的子侄,从小看着长大一样。

献帝闻言更加高兴,太仆才立大功,所言必然不虚。

他望向金旋,声音柔和:“朕尝闻敬侯乃大汉股肱之臣,金卿平身。”

韩融请献帝下车,登上高台,金旋与手下人依次上前献粮。

侍卫一一接过,先将干粮野味捧给献帝享用。周仓打开粮车,吩咐人埋锅造饭。

献帝手下人跑过来帮忙,不到一个时辰,热乎乎的饭端上来,献帝和臣工们还有野味吃。

金旋侍立一旁,看着野味,眼馋不已。

这些粮食,是他们千辛万苦从洛水村运过来的。

珍藏的野味一直舍不得吃,如今烤得香味四溢,送到皇帝臣工手上,金旋心中很不是滋味。

此时周仓带出来的二十名手下,起到了极为出色的烘托作用。

这些人本来就虚弱,这几天赶路伐木,连番劳累,更加不堪。

他们站在路旁,瑟瑟发抖,更有甚者,摇摇晃晃,眼看就要支撑不住。

献帝看着这些人冻饿至此,还拿出粮食献给他,感动得眼泪掉了下来。

献帝一边哽咽,一边嚼了几口嘴里的野味,囫囵吞咽下去,连声赞叹。

“金卿果然是国之忠臣,金氏孝子。寡人有此臣民,何愁江山不牢,来人,赐坐。”

有侍卫搬过一个木墩,放到金旋近旁。

金旋施礼称谢,虚坐一侧,低头垂目,不去正视皇帝,以示恭敬。

果然是忠臣之后,寡人落魄到如此地步,这金旋还守礼相待。

献帝年纪小,饱受欺凌,见金旋尊重他,心中大为感动。

献帝肚子里有了食物,开始询问金旋的状况。

金旋一一回答,说自己在洛水村下守父孝,习文练武,等待时机,报效汉室。

献帝连连称赞,又问起献粮之事,金旋发挥笑面虎的优势,将献粮过程说得惊险无比。

吃别人嘴短,诸位臣工在一旁辅以唏嘘之声,赞叹不已。

待金旋讲完,献帝转头望向董承。

“董卿,金旋乃忠良之后,一心向朕。朕欲重重赏赐于他,卿意下如何?”

董承老成谋国,他见金旋年纪年轻力壮,说话条理分明。进退之间,自有风度,知道此人文武双全。

金旋是京兆金氏之后,名声虽然不显,身后却有豪族撑腰。他此时来献粮,大半是金氏一族的试探之举。

如今朝廷积弱,亟需金氏这样的豪族相助,金旋这样的年轻人出来效力。

董承思索片刻,向上行礼:“陛下目光如炬,臣以为金旋可用、可大用。”

献帝听董承与他所见相同,转向问金旋:“金卿,不知你可愿为寡人效力?”

金旋从几百里外跑过来献粮,为的就是让皇帝赐他武威太守之职。

他没有被举过孝廉,心里没底。六车粮食,些许野味,能不能换一郡太守?

听献帝发问,金旋连忙起身回答。

“金旋日夜盼望,为陛下分忧,但恐才学不足,有负陛下圣恩。”

献帝见他同意,龙颜大悦。他落魄至此,还有人愿意扶助汉室,真是雪中送炭。

献帝再问董承:“董卿,不知朝内有何官职,可让金卿担当?”

董承犯了愁,连番大乱,献帝被各路豪强抢来抢去,朝中大臣死伤无数。

不过,能留在献帝身边议政的都是重臣,金旋年纪轻轻如何服众?

金旋见董承犹豫不决,趋步向前。

“陛下,臣愿领威武太守之职,为陛下抵御羌胡,开疆拓土。”

董承本就为难,听金旋所讲,略一思量,觉得金旋此议可行。

留在过皇帝身边,手中无兵,终究对大局没有太多益处。

金旋身边的家将威风凛凛,身后的家丁虽稍显瘦弱,却纪律严明。

有如此实力,若是镇守外藩,养精蓄锐,假以时日,朝廷便可多一助力。

想到此处,董承上奏:“臣以为金旋忠于陛下,谋事细密,足可担任一郡太守,请陛下圣裁。”

献帝大喜:“拟旨,赐金旋武陵太守之职。”

两旁臣工高声应和:“陛下圣明。”

金旋惊喜交加,喜的是竟然真当上了一郡太守,这样的高官,皇帝一句话就给了。

惊的是他求的武威太守,怎么封了个武陵太守?

阅读金声乱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