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声乱

《金声乱》

14.人算不如天算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一顿操作猛如虎,到头来却获封一个不知在哪个犄角旮旯的武陵太守。

金旋极为郁闷,果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说起来,这也怪不得献帝,金旋说话的语调,相对当时的官话来讲,有些奇怪。

献帝没听清楚,金旋说的是哪个州郡,又不好多问。

可巧前几天在安邑县,当地官员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不知怎么弄来一堆奏折给他批阅。

其中有一张刘表的奏折,提到荆襄治下,武陵郡内民不聊生,恳请朝廷派干才治理武陵。

刘表领荆州牧,武陵太守他自行任免,也说得过去。

只是前几年武陵太守曹寅响应孙坚,与长沙太守等人一同作乱,反对刘表。

后来孙坚被黄祖伏兵射杀,刘表赶走了武陵太守曹寅。

曹寅离开荆州,四处说刘表坏话,说他坐拥荆襄,欲自立为王。

偏偏刘表好虚名,于是上表自辩。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刘表请朝廷委任武陵太守。

武陵郡形势复杂,朝廷派去的人毫无根基,根本无力治理。

刘表为表示大度,表面上,对每任武陵太守都鼎力支持,却又不派兵相帮。

每任武陵太守离开后,刘表就再上奏章,请朝廷另任他人。

献帝对刘表的奏折有印象,便记住了这个武陵郡。

今日道左相逢,封赏献粮有功之臣,既然没听清楚金旋说的武什么郡,献帝便顺口封了一个武陵太守。

对献帝而言,武威和武陵没什么区别。名义上是他的,实际上却不知在谁手里。

根本比不上倒春寒时,一顿热饭、几片野味来得诱人。

金旋活了二十七年,一直在军中前线,没有和大人物打交道的经验。

面对皇帝臣工,一众大人物,看似挥洒自如,难免心虚,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

拟旨官刚刚吃了一张面饼,一块兔肉,一碗粥,对金旋印象极佳。

听了皇帝封赏,当即刷刷点点,圣旨顷刻而成。

用印官同样吃了顿久违的饱饭,动作更快,咔嚓一声,大印盖好。

皇帝车驾在路上,万事从权,也无人过来验看圣旨。

有名无实的封官许愿,一个小小的太守之职,根本不算什么。

管他武威还是武陵,反正献粮有功,有功就赏呗。

如今分派不出人手,前往荆州宣旨,干脆直接把圣旨给了金旋,让金旋自行上任。

至于金旋能不能干得下去,那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董承在一旁止不住悲伤,朝政糜烂至此,汉室哪里还有复兴之望?

他悲伤之余,不好直刺君非。眼见圣旨已下,只好暗叹一声,不再言语。

太仆韩融连忙对金旋努嘴挤眼,发现金旋一直发愣,只好出言提醒。

“金太守,还不领旨谢恩。”

无奈之下,金旋只好领旨谢恩。

武陵在哪里?武陵是个什么情况?到了武陵之后该怎么发展?

金旋脑海里充满了问号,一时间没有答案,不由暗恨起来。

这是什么狗屁皇帝,连天下的州郡都搞不明白?

这是什么狗屁朝廷,一个站出来说话劝谏的都没有?

这什么狗屁时代,堂堂太守之职一句话就定了?

金旋手捧圣旨,心中一阵翻滚。

我的献粮大计,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献帝封赏了金旋,本想再勉励几句,彰显皇帝的威严。

忽然从后面跑过一名侍卫,脚步急促,神色慌张,在董承耳边低语几句。

董承脸色一变,凑到献帝身边,轻声禀报。

“陛下,杨奉将军与韩暹将军,在后面打起来了。”

献帝大吃一惊,以为李傕、郭汜又派兵来追赶,二话没说,立刻让董承传令,起驾赶路。

金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见几个人脸上变颜变色,皇帝匆忙下令起行。

金旋猜想,应该是断后的杨奉、韩暹那里出了问题。

这正是离开献帝,与郑儒、严肃商议对策的好机会。

金旋急忙上前请命:“金旋得陛下封赏,寸功未立,愿率领家将,为陛下断后。”

金旋说得斩钉截铁,献帝又一次被感动。

此人刚刚投效于我,却忠心耿耿,献粮在前,护卫在后,真是不可多得的忠勇之士。

献帝吩咐董承,留下一车金旋所献之粮,拨出一百人马相助,便急匆匆向前路奔去。

这一次,断后的杨奉、韩暹打起来,与西凉军一点关系都没有。

韩暹领兵护驾,自以为功高。杨奉护驾在先,更受献帝重视,韩暹对此意见很大。

此次献帝先行离开安邑县,杨奉、韩暹拖在后面抢东西。

安邑县饱受战乱之苦,没有太多油水可榨,杨奉、韩暹争来争去,便打了起来。

董承听说杨奉、韩暹打了起来,心中暗骂,竖子不足与谋。无奈的是,手头无兵可用,徒呼奈何?

金旋不知道董承心里,正在怒骂两个猪队友。

见他没有跟随献帝离开,忽然想到,自己身上还揣着黄金。

当着皇帝和众臣工的面,无法送礼。

这董承是献帝信任的人,再过几年,是要被授衣带诏的。

衣带诏可是大义名分,未来能够拿来对抗曹操的利器。好歹也要在此人面前,留个好印象。

这些黄金大多是不义之财,不妨送给他去消受。

想到此处,金旋掏出钱囊,里面约有黄金二十两。

金旋手脚灵活,动作极快,看似在扶董承的手臂,钱囊已递了过去。

董承先是一愣,然后毫不客气地将钱囊收起来。

董承点了点头:“元机,拿纸笔来,我写一封荐书,你带给刘表刘景升。”

金旋心中大喜,董承这家伙竟然和刘表有交情,天下哪有花钱的不是?

周仓听说有荐书要写,急忙跑到厢车旁,从金灿手中接过纸笔。

董承就在木头台阶上,笔走龙蛇,顷刻间写下一封书信。

金旋心中一阵感慨,这些名留历史的人物,果然了不起,出口成章,提笔成文。

董承目光炯炯,看向金旋:“元机,他日你在荆襄若有成就,别忘了今日陛下的恩情。”

金旋点头应下,神色寂寥。

董承开解几句:“元机,你欲谋的武威郡虽好,却是四战之地。无论是西凉军、羌胡都极为难缠,不是金氏一族能对抗的。

反倒是荆襄治下的武陵郡,荒天僻壤,无人在意。若是元机沉心静气,辛苦经营几年,便是一方基业。大山之中风光好呀!”

董承一番话,先深深感动了自己,他将笔掷在地上,不等金旋说话,转身便走。

金旋看着董承的背影发愣。

周仓连忙将笔捡起来,心疼不已:“这老东西,说话就说话,扔笔干什么?”

阅读金声乱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