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

《回到贞观当太子》

第298章 取经归来,物是人非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李承乾并不知道李二陛下的身体已经到了几乎油尽灯枯的地步,回到东宫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皇帝老爹的吩咐给李恪写了一封信,让他将玄奘法师送来长安。

说老实话,对于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得道高僧,李承乾了解的其实并不是很多,只知道他不远万里前往印度取经,然后写了一本名为《大唐西域记》的书而已。

和玄奘法师比起来,李承乾更了解的还是那个带着仨徒弟西天取经,走到哪儿都有美女、美妖倒贴的御弟哥哥。

也正是因为《西游记》的关系,才让李承乾在穿越之后有了想见玄奘一面的意思。

不过很可惜,还没等李承乾抽出空来见他,他就已经悄咪咪地偷渡去了天竺。

如今有机会见面,算是了了李承乾的一桩心愿。

......

贞观十二年夏六月己亥(初六)。

玄奘法师从沪地登船,经过大半个月时间的航行,终于在这一天抵达了长安。

提前收到消息的李承乾一大早就派人将渭河里的船只清空,玄奘法师乘坐的楼船畅通无阻地靠上了码头。

法师的身影刚刚出现在船头,布置在岸边的教坊司乐手们就演奏起了庄严神圣的颂佛乐曲,同时,岸边前来迎接的各色人等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李承乾满面春风地坐在太子车驾中,看着周围陷入狂暴的人群,脸上没有丝毫异样,心里却已经暗自下定决心——对于佛教的打压和改造,必须要继续深入,而且长久的维持下去。

他可不想让“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事情提前在大唐上演。

......

当李承乾开始在心里考虑要如何着手改造佛教的时候,玄奘法师在老阿米尔汗等人的簇拥下走下楼船,几人身后,一捆捆的佛法经文,一箱箱的金银财宝被人从船上卸下。

也不知是被经书感化,还是财帛动人心,总之围观的人群呼声再次拔高了一个台阶,就连李承乾也是眼前一亮。

在心里转过几个念头之后,李承乾缓步走下车驾,带着几个鸿胪寺官员向玄奘法师一行迎了上去。

一番虚与委蛇的互相吹捧之后,李承乾故意拉着玄奘法师上了自己的马车。

庞大的太子依仗车队缓缓移动,向着城内驶去。

......

太极宫,两仪殿。

李二陛下先是“亲切接见”了来自天竺的老阿米尔汗等人,接受了他们代表天竺国王曷利沙伐弹那送上的国礼并赐予回礼,然后才让李承乾把“留学”归来的玄奘法师带上大殿。

因为联合西域各国攻打西突厥的计划不得不搁浅,李二陛下对玄奘法师的期待也就不再像之前那么高,只是与他随意交谈了几句之后就让人将他带了下去。

虽然对玄奘法师本人没什么特殊感觉,不过为了表示对佛法的尊重,李二陛下还是下旨将一座皇家别苑赏赐给了他,供他翻译佛经所用。

......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长安因为玄奘法师的归来而掀起了一阵佛学热,百姓们争相前往各大寺庙祈福,希望能够借此得到佛祖的庇佑。

整个城市都笼罩在一片隐隐的檀香之中。

长安城的和尚们最近就好像掉进了蜜罐子里的老鼠,看着功德箱里满溢出来的铜钱,每个人的心里都乐开了花。

即便寺庙收入的一大半要作为税赋上缴朝廷,剩下的那些也足够他们吃得脑满肠肥了。

幸福的生活让他们忘记了一个道理——和谐的背后,往往就意味着暗潮汹涌。

......

长安南城,李二陛下御赐的译经院中,长安附近有头有脸的寺庙方丈尽皆在座。

菩提寺方丈道贤将前些天李承乾和自己论道的过程一字不漏地与众人描述了一遍,又将自己的猜测说了一番。

等到他说完,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几个修行小乘佛法的僧人甚至对他说了几句怨怼之言。

大觉寺长老,玄奘法师出国前的师父道岳禅师拦住众人的话头,对自己这个曾经的“逆徒”,如今的得意弟子问道:“玄奘,陛下还没有召见你入宫吗?”

玄奘法师摇了摇头。

自从他回到长安以来,天子只在迎接自己的那一天见过一面。

从那天以后,不管是太极宫还是东宫,都没有再传出召见他的意思。

对于自己为什么被冷落,玄奘法师其实早就有所猜测,直到刚才听完道贤和尚的描述,他终于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天家对佛教的成见确实很深。

不过相对于这些谈佛谈到脑子秀逗的人来说,玄奘法师的眼界还是很开阔的,他从李承乾和道贤的对话里听出了一丝别样的味道。

就在玄奘法师想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众人的时候,院内负责照顾他生活起居的小沙弥进来拜道:“师父,东宫派人前来传召,邀您前去一叙。”

听到这话,刚刚还一脸担忧的秃驴们眼中立马露出振奋之色。

玄奘法师的心里也是一动,想到自己刚才的猜测,眼下岂不正好是一个验证的机会?

没有考虑太多,玄奘法师对众人说了几句之后就跟着小沙弥走出禅房。

阅读回到贞观当太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