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

《回到贞观当太子》

第396章 三国覆灭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高句丽居然败的这么快,是大家之前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而皇帝将背主叛君的泉盖苏文封为新任高句丽王,就更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李承乾的圣旨经过中书省润色,刚刚送到门下省,就被侍中马周扔了回来。

紧接着,朝野因为这件事掀起轩然大波。

可能是之前李承乾一连串的强势作为让百官憋闷的狠了,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机会,百官立马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进谏运动,秘书监每天收到的奏疏,有一大半都是在就这件事情发表看法。

除此之外,民间的议论也是甚嚣尘上,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文人士子,就连向来视王法规则为无物的游侠们,也对皇帝的这个安排表示了不解。

如果不是李承乾登基以来的连番作为赢得了不少人心,这个时候大明宫外面只怕就要跪满叩阙请命的官员和百姓了。

面对来自朝野的压力,皇帝陛下最后终于“怂了”,收回了之前的圣旨,召集文武百官一同商议对高句丽君臣的处置方案。

......

眼见皇帝收回成命,自认为赢了的百官喜笑颜开。

为了巩固到手的胜利果实,在一番激烈讨论之后,李承乾之前对于这件事的处置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高建武的高句丽王位被保留,只是他却不能继续在新罗半岛为王,而是被圈禁在长安等死。

除此之外,此番立下“汗马功劳”的四部首领,协从的三部首领都得到了一定的封赏,只有为首的泉盖苏文,经百官一致表决通过,决定明正典刑,赐酒诛杀。

......

李承乾面无表情地坐在御座上,看着殿中神情有些亢奋的百官,心下有些发凉。

他原以为,这些家伙最多也就是搞搞“突发疾病,不治而亡”之类的小动作。

却没想到他们居然连脸面也不顾了,直接就要大张旗鼓的诛杀。

看着那些慷慨陈词的官员,李承乾心里暗道侥幸:【看来我这段时间确实有些太过独裁了,好在这次出了高句丽的事情,宣泄了他们的情绪,否则再这么继续下去,只怕将来朝局要有大的动荡。】

等到众人要说的话说的差不多了,李承乾才坐直了身子,语气平静地吩咐道:“既然诸卿皆以为该如此处置,那便按照诸卿的意思办吧。”

众人同时起身拜道:“陛下圣明!”

......

朝廷对于高句丽君臣的最终处置方案刚刚送出去没几天,其他两路大军的奏报也先后来到了长安。

新罗人在面对李恽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怂了,善德女王亲自在金海港迎接了李恽和他手下的大军,隆重地将他们请进金海城设宴款待。

宴席上,善德女王向李恽请求宽限一段时间,容她向天可汗陛下求情,若是天可汗陛下执意收服新罗之地,善德女王就不再反抗,带着全体臣民投降。

伸手不打笑脸人,善德女王从一见面就把姿态放的这么低,李恽实在是不好意思对她们动手。

再加上倭国那边的战争眼下正是紧要关头,如果能够和平解决新罗的问题,对他来说也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

于是李恽便命令大军就地驻扎,同时上书询问皇帝大兄的意见。

......

李恽这么做,他自己倒是省事了,可是却给朝廷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面对新罗国书中言真意切的恳求之辞,不只是李承乾,就连朝堂上那些早已习惯了吃人不吐骨头的官僚,一时间也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之前下令攻打新罗,存的是搂草打兔子的心思,趁着攻打高句丽和百济的机会,将新罗捎带手一起给灭了。

可是李恽这道奏疏一上,立马就将新罗和其他两国割裂开来,将新罗“大唐皇帝第一乖女儿”的身份展现在世人面前,如果朝廷还要继续灭亡新罗,那吃相可就有点太难看了。

经历了侯君集事件,大唐朝廷这两年一直都在小心翼翼地弥补国家形象,如果这个时候强行吞并新罗,那好了,大唐的国家形象算是彻底没指望了。

......

在和百官商议了几次之后,李承乾不得不做出让步,放弃直接吞并新罗的计划,而是选择了一个曲线救国的办法。

首先,皇帝下诏将随着李恽奏疏一起送到长安的二十一个美女,一股脑地给李欣送了过去,佳丽中那个善德女王的堂妹,更是直接被封为了嗣魏王妃。

之后,李承乾将原本准备划归一统的新罗半岛,按照后世南北朝鲜的方式,分成了两个地区。

北边的一半土地被李承乾划为了丽、建、新、怀四州,徙封嗣魏王李欣为建王,领建州都督,督四州军事。

至于南边的一半土地,包括原本的新罗、百济,以及一小部分原高句丽国土,则被划为了新的新罗,由善德女王管辖。

最后,大唐以宗主国的身份,将建王妃立为了善德女王的继承人,只等善德女王一死,就由建王妃继位,建王妃死后,再由她和李欣的某个儿子接任。

对于大唐来说,这么做虽然有些隐患,不过已经是眼下能够想到的最稳妥的处理办法。

而对于新罗人来说,日后的新罗王除了有金氏血统,还拥有了更为高贵的李氏血脉,加之国土面积还在原本的基础上扩张了两倍有余。

他们实在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

高句丽和新罗,先后兵不血刃地倒下了,如今,拦在大唐面前的只剩下了一个百济。

作为半岛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个,百济却表现出了比两位老大哥还要强大的血性。

面对牛进达的大军,百济王于罗瑕并没有投降,而是选择了顽抗到底。

只可惜,他的抵抗仅仅维持了七天就宣告破灭。

不只是因为唐军的战力要远超百济,更因为牛进达有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帮手——扶余王扶余奄!

如今的百济,是当年扶余帝国被高句丽灭亡之后,一些残存的民众南下建立的国家。

作为这些人的后代,很多百济人都对当年雄踞整个东北的扶余帝国有着留恋之情。

因为这个原因,使得扶余王族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当扶余奄出现在他们面前,呼吁他们不要抵抗的时候,普通民众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降。

至于那些放不下手中权力,还想着作威作福的贵族,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面前,根本就掀不起丝毫风浪,很快就被消灭干净了。

......

自从五月底决定对新罗半岛用兵,到六月中旬三路大军出发,再到捷报先后传来,一共只用了不到两个月,整个新罗半岛就全部落入大唐手中。

半岛三国这个称呼,彻底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阅读回到贞观当太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