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

《回到贞观当太子》

第621章 资本利弊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沉吟半晌,李治抬头看向张维二人,面无表情道:“主簿言下之意,本王已然知晓。”

“尔等既是受陛下之命,为朝廷效力,此事本王便不再追究,你二人且先退下吧......”

张维没想到李治竟然这么好说话,和林晟对视一眼,朝李治躬身再拜:“下官(小人)告退。”

......

等到帐内只剩下李治一人,晋王殿下抬起头,目光幽幽看向帐顶,心里念头不断转动:

【大兄命我来塞上寻找答案,难道这就是答案......?】

【昔者管仲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襄助桓公称霸诸侯,今日张卿(张维)以商贾之道助王师平定突厥。】

【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莫非如今要加一句“亦在于商”不成......?】

要知道,从宗周时期开始,“重农抑商”就是历朝历代遵循不悖的基本国策。

哪怕是商人地位最高的春秋战国时期,也从来没有哪个国家站出来,直截了当地肯定商贾的地位。

对于商人,统治阶级秉持的原则一直是有用则用,无用则弃。

即使大唐向来风气开放,对于各种文化、学说的接受能力很强,但如果真的要让商人堂而皇之地站在朝堂上,也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最终会是什么结果,谁也不敢保证。

更何况从刚才开始,李治就隐约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这让他对“商人从政”这件事更多了几分狐疑。

......

“大王,陈国公求见。”正在李治心里念头一个接一个冒出来的时候,被他安排在帐外守着的萧慎走进来拜道。

李治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将乱七八糟的问题暂且扔到一边,整理了一下衣服,一边往下走一边吩咐道:“快快有请。”

萧慎答应一声,转身出去通传。

很快,侯君集和他的两个副将就在萧慎的带领下走进大帐:“老臣(末将)侯君集(王玄策、契苾何力)拜见大王。”

虽说当年和侯君集相处得并不愉快,不过考虑到皇帝都已经宽恕了对方,李治也没有继续给他脸色的意思,不等对方拜倒便上前托住他的胳膊:“侯公免礼,公有大功于社稷,小王岂敢当侯公之礼。”

侯君集本来也不怎么情愿给李治行礼,听他这么说,干脆就坡下驴,还没弯下去的腰重新直了起来。

李治不以为忤,将目光转向其他两人:“二位将军也请免礼。”

“谢大王!”王玄策二人躬身再拜,退到一旁站定。

......

既然侯君集这个正主已经回来了,李治当然不能再继续占着帅位。

二人各自找了个位置相对而坐,侯君集老眼稍稍打量了一番李治,拱手问道:“不知大王此番前来塞上,可是陛下有何旨意?”

李治之前之所以要隐瞒身份,就是怕地方官吏误会,如今见侯君集果然想歪了,只得苦笑一声,解释道:“侯公无需多虑,并非陛下有什么旨意,只是小王在长安待的憋闷,这才向陛下讨了个恩典,出京游玩一番。”

以侯君集的城府,当然不会相信这种一看就是托辞的解释。

只不过他本就不怎么关心李治的来意,李治既然不愿意明说,他也就没有继续追问,换了个话题道:“老臣听闻,大王入城时,与一商贾有些纠缠,未知后事如何?”

李治点点头:“本王方才见了张维与林晟,此事已然了结。”

话虽如此,可是李治在说这些的时候,眼中依旧闪过一抹迟疑。

这一瞬间的异样没能逃过侯君集的眼睛,老狐狸心下一喜,稍作思忖,尝试着问道:“大王以为,张主簿之议如何?”

【嗯......?】

李治有些疑惑侯君集为什么突然问起这个,犹豫了几息才斟酌着说道:“先帝曾言‘夷狄者,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张主簿之计若能奏效,可至少保我大唐边境五十年安宁,确为上上之策,只是......”

晋王殿下的话说到一半就说不下去了,倒不是他不愿意说,只不过接下来该说什么他也没想清楚,想说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李治还有些糊涂,侯君集却清醒的很,接着李治的话说道:“大王所言不差,子续(张维表字)之策确可助我大唐尽速平定草原。”

“然彼辈商贾重利轻义,此事一旦传将出去,引得天下商贾争相效仿,我大唐恐将再无宁日......”

侯君集虽然说的有些含糊,可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让李治瞬间豁然开朗。

他从刚才开始,就一直觉得张维的计划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经侯君集这一提点,李治也明白过来。

尽管张维的计划确实能够帮助唐军用最快的速度平定草原,但问题是,这世上的事情只要有人做了,就一定会有后来者效仿。

天海商号和剑南道黜置使府作为天子心腹,朝廷还可以控制,可是天下商人千千万,并非所有商人都是和朝廷一条心的。

一旦武器走私出现泛滥之势,被某些野心家利用,草原必将重新燃起战火,甚至于就连大唐本土,也有可能出现动荡。

到那个时候,朝廷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李治也明白,侯君集和自己说这些,未必全然出于公心,但不可否认的是,他说着这些话很有道理。

商人的眼里向来只有利益,为了利益,他们可以出卖任何人,甚至可以背叛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历朝历代,有关商人走私通敌,惹得生灵涂炭的故事史不绝书。

大唐的商人因为被皇帝“严打”收拾了一遍,看上去还算乖巧。

然而如果今天这个口子开了,以后再想要把商人们关进笼子可就有些难了。

但如果不让张维他们去做,大军长期驻留塞外,对朝廷财政来说又是个极大的负担。

一边是近在眼前的问题,一边是将来可能出现的变故,李治一时间也有些左右为难......

【或许,我该去辽东看看?】李治心里突然冒出这么个念头。

因为淘金潮、捕鲸业、奴隶业的蓬勃发展,辽东的商人地位要远高于内地。

某些巨商,甚至能和一州刺史同席而坐,兄弟相称。

如果商道有益国家,那么辽东应该就是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地方;另一方面,如果商道不利于朝廷统治,那么辽东也应该是问题最突出的所在。

李治觉得,是建议皇帝大兄限制商贾发展,还是用晋王的身份为商人张目,最好还是等到亲眼见证了辽东的情况再说......

【这是本卷最后一章,下一章开始新一卷的内容,如果不出意外,下一卷应该就是本书最后一卷了。】

阅读回到贞观当太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