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

《回到贞观当太子》

第685章 律法之缺

上一章 封面 下一章

杨师道将诏书放回盘子里,跟着众人一起朝李承乾大礼参拜,等到皇帝说出“免礼平身”,这才起身从佐官手里接过李承乾选中的第一道议题。

杏黄色的帛书缓缓展开,杨师道只是看了一眼,眼角就不受控制地跳了一下。

现在捧在他手里的议题,是所有议题里最重要,也是最贴近国政大策的一个。

他本以为皇帝很可能不会选这个,却没想到,拿起来的第一份就是。

好在能被他选中让皇帝挑的,基本上都是不会影响朝政,又或者文武百官已经达成共识,就差最后一步公告天下的问题。

而他手里拿着的这份,就属于后者。

【陛下竟然将此事交诸子百家公论,会不会有些太高看他们了?】

在心里嘟囔一句,杨师道将帛书从头到尾再看了一遍,抬头看向诸子百家,念诵道:“皇帝制:管子曰‘法者,天下之仪,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今天下虽治,然法令不明,道州府县莫衷一是,时有一罪数罚之举。”

“朕不忍小民受过刑之苦,卿等皆世之贤达,明于古今王事,请试论利弊,以定天下刑罚之制!”

诏书的内容不算少,但要说的事情其实很简单——

国家发展到现在了,连一部像样的法律都没有,搞得下面的官吏无所适从,明明是同一件事,换了不同的地方官审理,就被定成不同的罪。

有时候甚至同一个地方官审理同一种案件,因为审案的时候心情不一样,都会出现截然不同的判罚。

这样下去是不行滴。

所以,皇帝就想修订一部完整的律法,作为地方官审理案件时的参照。

你们大家都是明白人,知晓古往今来的种种道理。

那么大家就来讨论讨论,该不该修订这样的法律,又该用什么样的标准去修订吧......

......

看到这里,或许有看官要问了,难道大唐建国几十年,连一部法律都没有编纂出来吗?

并非如此。

但实际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

自汉朝以降,受儒家“废刑慎杀”“仁义教化”思想的影响,中国的统治者们,很少重视法律的作用。

李承乾的父祖也不例外。

大唐开国至今,总共编纂了两部法律,即高祖的《武德律》和先帝的《贞观律》,一般统称为《唐律》。

《武德律》是在隋文帝《开皇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说是“发展”,其实完全就是照抄,只不过改了个名字而已。

因此,《武德律》中很多律条其实根本就不适合大唐的社会环境。

等到先帝登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诏修改《武德律》,颁布《贞观律》。

只可惜,李二陛下努力错了方向......

《贞观律》对比《武德律》,删除了很多能致人残疾的肉刑,改成了流放或者苦役,这是《贞观律》先进的地方。

但另一方面,《贞观律》不仅没有制定新的法律,反而将原本有六百多条的《武德律》,删减得只剩五百条......

堂堂天朝上国,幅员数万里的大唐,仅靠区区六百条、五百条法律治理,简直荒唐到搞笑。

......

律法条文的不足,使得地方官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根本无法可依,很多时候都在“自由心证”,只要不明确违反法律规定,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举个栗子,《贞观律》规定,地方官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对不配合的犯人用刑,一般是打十大板到五十大板。

这个规定主要是为了对付那些目无王法,且穷凶极恶的江洋大盗。

然而有些地方官根本不管这些,不管什么案子,一旦老百姓不肯招供,就直接大刑伺候,而且一上来就直接是最残酷的五十大板。

由此造成的冤狱,以及因为受刑而落下残疾,甚至身死的百姓,每年大理寺复核的时候都能找出好几十起。

不仅地方官们肆意妄为,连身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有时候也在胡闹。

比如在后世都很有名,被视为“仁君典范”的唐太宗释放死囚事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不管李二陛下当年究竟为什么要放掉那三百九十个死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他这么做,不仅没有感化那三百九十个杀人犯,反而践踏了法律的威严,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

史书只会记载太宗皇帝仁德无双,连死刑犯都能感化,让他们主动回来赴死。

却不会记载,那三百九十个死刑犯被李二陛下大赦之后,其中将近三百人,又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被官府捉拿,而且其中一半,都被再次判了死刑。

李二陛下的做法,给他自己刷满声望的同时,却让几十户无辜百姓成了受害者。

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

作为穿越者,李承乾深知“法之不行,自上犯之”的道理。

因此,从登基的那一天开始,李承乾就一直在尝试建立一套新的法律体系。

不求达到后世法治社会的程度,但至少,不能再让当权者像以前那样胡来。

真实历史上,这件事本来应该出自唐高宗的手笔。

也是在他的手中,古典中国的法治从一个皇帝一套法律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进入了系统化,规范化的时代。

不过李承乾既然已经“抢”了他的皇位,那么再把他修订《唐律疏议》功劳抢过来,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

经过几年时间的筹备,上百次廷议的交锋,朝堂各派系已经就修订新法的事达成了共识,就连主持编订的人选,都已经定的差不多了。

李承乾之所以选择这件事作为诸子百家论政的案例,并不是真的指望他们能给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不过是为了向天下人表明一个态度——

看,并不是官老爷们想用严刑峻法迫害老百姓,实在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皇帝这么做,也是在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是真正的圣君之行。

而诸子百家,也能从这件事里得到巨大的好处。

阅读回到贞观当太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老幺小说网(www.xinminlan.c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添加书签

本周热门小说